关于章丘市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作者: 来源: 关注:228 时间:2016-01-20 10:36

关于章丘市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章丘市2015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6年1月12日在章丘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章丘市财政局局长  杨吉利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章丘市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一年,在章丘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积极适应财政经济新常态,全力以赴惠民生、抓改革、重监管、强绩效,全年预算执行取得良好效果,圆满完成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9917万元,完成预算468736万元的100.25%,比上年增长10.78%;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税收返还、上级补助收入及2014年结转收入等242829万元,收入总计712746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0605万元,完成预算589500万元的106.97%,比上年增长11.89%;加各项上解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等82141万元,支出总计712746万元。全市收支相抵,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13102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7.72%,比上年下降61%;当年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债务转贷收入及2014年结转收入等136375万元,收入总计267400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16338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34.32%,比上年下降56.6%;当年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13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95291万元,支出总计258813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8587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63055万元,增长36.46%;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18541万元,增长50.74%。收支相抵,当年结余44514万元,加年初结余230155万元,累计滚存结余274669万元。

    (四)上级转移支付和补助资金使用情况

    2015年上级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148161万元,主要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4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452万元;教育支出17180万元;科技支出247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85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715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7562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08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451万元;农林水支出3863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383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334万元;商业服务业支出2996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支出268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41万元;其他支出300万元。

    上级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31800万元,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85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6676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5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7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3769万元。

    (五)预备费动用情况

    2015年市级预算安排预备费2000万元,主要用于:10·21事件应急处理、饮用水检测设备采购等经费768万元;安全生产专项资金400万元;文博中心开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会议经费222万元;曹范瓦口岭山体崩塌隐患治理经费49万元;乡镇消防队伍建设经费60万元;绣源河音乐喷泉管护维修经费60万元;执法局城管执法经费76万元等。保障了年度预算执行中不可预见项目的急需支出。

    (六)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

    2015年济南市转借我市地方政府债券122347万元,当年支出122347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50000万元,主要用于:省道242线321线改造2000万元;中医院改造工程4000万元;文博中心续建10000万元;农业示范园建设4000万元;市政设施建设维护30000万元。置换专项债券72347万元,主要用于偿还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到期债务本金,置换到期银行借款和项目欠款。

    (七)政府性债务情况

    截至2015年底,我市政府性存量债务为463038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399289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余额14263万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余额49486万元。近年来,我市逐步完善了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采取措施对部分市级存量债务和镇街历史债务进行清理化解,加强债务举借审批及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做到了规模可控、使用高效。截至2015年末债务率为51.89%,低于济南市对我市确定的债务率目标(52.44%)0.55个百分点。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是初步汇总数,在决算汇审后还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八)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及预算执行效果情况

    一年来,全市认真落实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预算执行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聚财增收,财政收入实现稳定增长。面对经济下行、政策性减收的困难和挑战,积极探索增收之道,谋划聚财之方。抓住重点税源和重点企业,在落实国家转方式调结构优惠政策的同时,依法征管,加强分析调度,强化综合治税,努力“颗粒归仓”,顺利完成收入预算任务,税收比重达到73.71%,同比提高0.52个百分点,达到了预期目标。

    2.突出用财增效,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不断优化支出结构,财力持续向基础保障、民生实事和重点社会事业领域倾斜。全年民生支出49.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8%,比去年提高7个百分点。

    (1)全面推进工资和养老制度改革。在保障工资按时发放、公用经费按进度拨付、民生支出足额配套的前提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落实工资和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政策,全年增支6.7亿元。

    (2)支持教科文事业发展。全年教科文支出156857万元,较上年增长21.5%。其中:教育支出142495万元,保障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同步发展,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调整提高资助学生比例以及中职和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学生助学金标准,保障城乡中小学校舍、职教中心、青少年科技艺术中心、五中新教学楼等重点项目建设;科技支出3279万元,重点支持科技普及、科技奖励、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083万元,主要保障群众文体活动、农村文化大院、图书馆建设等文体事业,推进普集刘家祠堂、埠村三清观、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等文物保护修缮和龙山遗址公园一期建设,积极支持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发行等公益媒体事业发展。

    (3)加大民生建设和公益事业支持力度。

    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772万元,主要是:支持人社及民政管理事务3659万元;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及其他社会保险、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支出34462万元;支持就业补助624万元;落实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自然灾害救助等12055万元;落实并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临时救助标准以及其他生活救助等8893万元。保障了群众切身利益。

    二是支持医疗卫生和计生事业发展。全年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 88790万元,推动了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深化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保障计生三项奖扶、计划生育工程、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等政策落实,努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加大“三农”投入。全年农林水事务支出69528万元,主要是:农林水运行支出9541万元;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病虫害防治、防灾救灾、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业资源保护修复、农业组织化经营等16572万元;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3577万元;森林培育、资源管理、生态效益保护等2633万元;水利建设及运行维护、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农村人畜饮水等19554万元;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和美丽乡村建设、扶贫解困、支部“一加三”、村级组织运转等15417万元。促进了村级发展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逐步加大。

    四是保障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节能环保、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能源节约利用等8408万元;城乡社区管理、城管执法、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及环境卫生等140550万元;公路水路运输、公路改建和养护、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以及出租车补贴等10478万元。财政资金的有效投入,促进了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3.推进生财强基,服务发展持续加力。

    (1)统筹安排各类资金,服务企业发展。一是综合运用退税、贴息等方式,及时兑现国家和我市出台的引进引办及企业发展优惠政策,落实减税清费各项规定,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促进作用,设立总部经济专项资金5000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企业自主创新项目扶持资金300万元,支持总部经济引进及企业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助推企业项目申报,全年帮助300多家企业成功争取35类项目8400万元资金扶持。四是充分发挥财政金融作用,搭建了包括6家合作银行、20个代办点、41名联络员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增信平台,促进了农业产业和金融机构对接,全年为涉农及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1亿元、小额贷款1.4亿元,财政支农扶小作用充分发挥。

    (2)加大资金运筹力度,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抓住国家加大投入的有力时机,积极争取水利项目贷款3亿元、棚户区改造贷款5.82亿元、国开基金0.8亿元、地方债券12.2亿元。保障了绣江河生态修复治理、文博中心续建、城区供水供热管网配套、绣水大街北延、城市公共自行车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对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3)全力运作PPP项目,努力吸纳社会资本。首批项目已经签约,“新四中”已落地开工,预计吸引社会投入15亿元,第二批项目已签订意向协议。PPP项目推广走在了济南市前列,为全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了筹资新通道。

    4.严格理财依法,财政各项改革快速推进。

    一是预算管理改革扎实推进。实现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同步编制、结合使用,按时完成政府总预算和106个单位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的全公开。二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效果明显。改革范围实现市与镇街全覆盖,公务卡实现市直全应用。全年直接支付金额48亿元,直接支付比例达61%。三是资金管理力度持续加大。严格预算执行,减少调整追加。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施涉农资金专项整治,组织“三公经费”专项检查,开展结余结转资金清理,收回历年结余结转资金8030万元。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方式,实行资金整合,成功争取省市涉水涉地和涉农资金整合示范县(市),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提高。

    2015年,财政工作在困境中发展,在改革中突破,这得益于各部门单位的理解支持和全市上下的通力合作。但面对严峻形势,财政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财政增收缓慢,收支矛盾突出。经济低位运行和国家出台大量减税让利政策导致税收增长乏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刚性支出逐年上升,年初预算安排上述资金后,部门和单位一些必须的支出无法安排,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二是落实各项改革,财政负担加重。随着各项改革推进,全面落实养老政策、事业单位改革、职务职级并行、公车改革、公费医疗改革等,需要大量资金予以保障,财力难以支撑。三是财政管理和运行难度增大。财政资金流量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理财要求、体制机制、资金绩效、财政监管都面临着巨大挑战。特别是国家控制地方债务规模政策的出台,全市资金调度压力递增。四是部分镇街运行困难。特别是“两定一保”镇街在收入放缓的情况下,运行日趋困难,多年积累的矛盾难以消化。

    二、2016年财政预算安排(草案)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预算安排将全面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和济南市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积极稳妥的安排收入计划,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安排预算支出,着力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加快构建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具体预算草案编制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预算

    (一)财政收入安排。对照全市2016年国民经济增长预期指标,本着“持续稳妥,优化结构,最大努力保障基本支出”的原则,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增长9%、税收收入增长11%预计,收入指导性计划为512210万元。其中:国税87115万元,增长11%;地税261870万元,增长11%;耕地占用税、契税40980万元,增长11%;财政完成非税收入122245万元,增长8.64%。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当年收入加上级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上年结转收入等96020万元,减上解省市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159330万元,全市可供安排支出的公共预算财力为448900万元,与镇街和开发区结算后,市级可供安排支出的公共预算财力为394340万元。

    (二)财政支出安排。按照“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的原则,2016年市级支出拟安排394340万元。支出具体安排是:

    1.人员经费拟安排185776万元。主要是:全额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157876万元;正常晋级、增人增资2000万元;预留增资25900万元(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新增缺口15000万元、养老保险改革清算资金1000万元、公车改革资金2500万元、职务职级并行1500万元、事业单位改革3000万元、抚恤金提标1000万元、困难镇街转移支付补助1500万元、财政负担退休人员职业年金400万元)。

    2.公用经费拟安排14657万元。主要是按相应的支出标准,实行综合定额,保障单位运转。

    3.专项经费拟安排193907万元。主要是:

    (1)一般公共服务方面拟安排8099万元。包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工会专项经费2745万元;武装部专项经费、民兵训练经费、征兵查体经费、武器代管经费96万元;军事活动中心设施维护费5万元;龙泉大厦、文博中心、绣水大街集中办公区物业管理、水电、维修维护经费2083万元;城管执法工作经费323万元;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安全监管经费、安全生产岗位津贴、重大隐患治理经费230万元;统计调查、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经费140万元;市场监督执法专项经费398万元;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专项经费150万元;物价执法补贴139万元;档案保护寄存费27万元;高教招聘会活动、创业大赛、创促会经费70万元;地税税收征管及代征代扣手续费1680万元;12345热线人员经费8万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专线及硬件设施维护费5万元。

    (2)公共安全方面拟安排6073万元。包括:看守所经费340万元;公安转移支付装备经费954万元;交警、派出所执法经费2527万元;检察院派驻检察室、科技强检专项、转移支付装备款、检察服换发经费305万元;法院公用经费、转移支付装备款、法庭维修维护、化债等经费1513万元;司法局转移支付装备款、社区矫正经费、公证处专项经费77万元;消防器材维护购置、消防员高危补贴、合同制消防员经费167万元;高炮团经费30万元;信访救助专项资金80万元;维稳专项经费30万元;涉法涉诉救助资金50万元。

    (3)农林水方面拟安排13583万元。包括:农村村干部工资3800万元;支部“一加三”经费、美丽乡村及农村综合改革、扶贫解困、回乡创业大学生补助资金5000万元;农技推广费100万元;水利建设资金15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00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资金600万元;农机培训教学经费15万元;畜牧执法经费20万元;农广校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经费3万元;千亿斤粮食建设项目34万元;农业保险工作经费73万元;农村记账中心网络经费20万元;土地确权办证工作经费170万元;食用林产品检测员经费28万元;水利工程运行管护经费200万元;防雷技术服务委托费20万元。

    (4)教育方面拟安排21992万元。包括:职专、高中、学前教育、特校助学金768万元;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免作业本费7918万元;义务教育生活补助、课本费1214万元;义务教育阶段非住宿生生活补助517万元;党校培训管护经费75万元;教育费附加800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3500万元。

    (5)科技方面拟安排563万元。包括:科学事业费53万元;企业自主创新项目、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机构补助390万元;科学技术奖励80万元;科普经费40万元。

    (6)社会保障方面拟安排62021万元。包括: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职业康复等残疾人专项470万元;建国前老党员补助50万元;企业军转干部补助85万元;三支一扶工资74万元;企业离休干部津补贴19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260万元;困难职工救济330万元;困难企业离休人员医疗费350万元;职业技能补贴213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1899万元;医疗保险改革资金1800万元;民师补助1100万元;镇街老放映员补助23万元;城乡低保9930万元;农村幸福院与居家养老81万元;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待安置生活补助1706万元;抚恤事业费2115万元;五保供养、孤儿保障及困境儿童救助、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等社会救济事业费1198万元;其他社保民生项目139万元。

    (7)医疗卫生计生方面拟安排20751万元。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4680万元;公立医院基本药物及农村卫生改革2000万元;镇街卫生院医改资金4070万元;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专项资金1000万元;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955万元;计生奖扶及独子费奖励6239万元;计生技术服务费150万元;孕前免费健康检查50万元;企业退休独子奖励650万元;食品安全协调执法经费331万元;冷链工作经费9万元;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208万元;宫颈癌筛查项目24万元;新生儿遗传代谢筛查197万元;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20万元;婚检查体60万元;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30万元;儿童窝沟病防治78万元。

    (8)城乡社区事务拟安排14950万元。包括:城乡社区管理与环境卫生2540万元;房管局非税收入缴纳税金30万元;失地农民永久补偿12380万元。

    (9)经济发展方面拟安排6800万元。包括:旅游发展资金300万元;出口退税补助资金500万元;节能减排扶持资金1000万元;总部经济及企业转型升级资金5000万元。

    (10)节能环保方面拟安排2345万元。包括:环境污染治理及秸秆禁烧经费2100万元;环境执法监测、空气自动站第三方运营经费245万元。

    (11)交通运输方面拟安排680万元。包括:农村公路养护380万元;公共交通补贴300万元。

    (12)文化方面拟安排1042万元。包括:文博中心长期聘用人员经费132万元;政府应急广播系统经费150万元;农村文化建设资金200万元;文物保护及古建筑维修200万元;汉王陵管护经费30万元;《今日章丘》、《章丘老干部参考》出版发行及数字媒体建设经费330万元。

    (13)债务方面拟安排31588万元。包括:地方债券还本付息资金15408万元;地方债券发行费200万元;偿债建设资金15980万元。

    (14)其他方面拟安排3420万元。包括:援疆援藏经费1320万元;预备费2000万元;预留出国出境经费100万元。

    以上安排中,新增支出重点是:精准扶贫在整合上年“三项”资金的基础上,增加2000万元;环境治理增加2100万元;农村大队干部工资和基层运转支出增加23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增加4060万元。体现了全年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方向。

    (三)平衡预测。2016年按以上预计市本级支出394340万元,与市本级可用财力394340万元对比,实现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预算

    根据《预算法》及上级关于预算编制的规定和要求,2016年度市级政府性基金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处理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五项内容。具体收支安排情况是:

    (一)2016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为217066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0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3866万元;污水处理费2000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20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1000万元。

    (二)2016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拟安排217066万元。

    1.土地基金支出拟安排200000万元。主要是: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支出拟安排193500万元。其中:征地和拆迁成本支出105000万元;土地开发支出8000万元;城市建设支出30000万元;支付破产或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400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000万元;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7000万元;土地出让业务支出1970万元;公共租赁住房支出400万元;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30万元;其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100万元。

    (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拟安排5000万元。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

    (3)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拟安排1500万元。主要用于国土局2016年度自主开发土地整理项目。

    2.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拟安排13866万元。主要是:

    (1)城市公共设施(污水处理、道路、交通、供热、供水、供气、道路照明及公共设施维护)支出拟安排7223万元。其中:路灯电费及规划设施维护1600万元;绣源河及桃花山管护1523万元;供水、供热、供暖项目资金及还款2500万元;新城实验学校建设1600万元。

    (2)城市环境卫生(道路清扫养护、园林绿化)支出拟安排6643万元。其中:环卫保洁、道路清扫、垃圾清运等支出4983 万元;园林绿化、建设、养护等支出1660万元。

    3.污水处理费支出拟安排2000万元。用于公用事业局第一、第三污水处理厂运转。

    4.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拟安排200万元。专项用于散装水泥管理。

    5.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拟安排1000万元。用于新型墙体材料推广。

    (三)平衡情况。收支相抵,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根据《预算法》和上级关于预算编制的规定和要求,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共涉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七项内容。具体收支安排是:

    (一)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248182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191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7401万元(其中政府补助收入2493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3371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42528万元(其中政府补助收入3189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9824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96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0833万元(其中政府补助收入15000万元)。

    (二)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221410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694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4926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697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9977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0201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54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0833万元。

    (三)结余情况。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计结余26772万元,加上年滚存结余27466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计301441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七项保险基金中有三项需要财政补助71831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补贴17203万元;济南市财政补贴15407万元;我市财政补贴39221万元(我市负担部分比上年增加12962万元)。具体情况是: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需财政补助24932万元。包括:中央及省政府预算承担8573万元;济南市政府预算承担6099万元;我市预算承担10260万元(分别是基础养老金补贴8833万元、个人缴费补贴1081万元、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补贴30万元、丧葬补助金316万元)。

    (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需财政补助31899万元。包括:中央及省政府预算承担8630万元;济南市政府预算承担9308万元;我市预算承担13961万元(分别是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13385万元、困难群体补贴576万元)。

    (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于缴费和发放收支倒挂,按财政兜底原则,财政安排补贴1500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6年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的仅为汇丰集团国有控股获得的股利收入,该项收入2015年完成930万元。2016年按1000万元进行收支预计安排,并按照《预算法》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与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的要求,今年仍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用于企业发展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以上是我市2016年四本预算的编制草案。关于各镇街2016年预算安排情况,待各自预算编制完成后,财政部门予以汇总,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三、完成2016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16年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难以预测的变数,坚定信心、稳妥进取是财政工作的主导方向。以落实《预算法》为总线,全面贯彻“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契机,做好上级政策与我市实际的对接,使项目更多进入上级政策和支持的范围,将预算安排融入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努力增加和保障供给。

    (一)服务经济,坚定信心促发展。正视经济下行和企业经营困难的现实,精准发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一是坚决落实各项引进引办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除全面落实国家减税清费政策外,严格兑现本级引进引办、总部经济扶持办法,支持一批发展后劲足、税收贡献大的好项目、好企业,努力培育新的财税增长点。二是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继续安排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致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鼓励企业主板和新三板上市及发行企业债券,实现制造业“去杠杆”。积极争取和利用各方面政策,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发挥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和小贷公司作用,在服务范围、资金数量上实现突破,在工作程序上达到最优,努力破解农业及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助力其摆脱困境、成长壮大。四是全力支持开发区建设。用足用活所有可能的政策,持续不断加大投入,使开发区成为全市经济的活力源和增长极。

    (二)咬定目标,全力以赴抓增收。把调整收入结构,优化收入质量作为全年组织收入的目标。一是落实工作责任,分解落实任务,不断完善考核机制,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二是加大综合治税力度,积极开展税源清查,强化税源管控,不断优化收入结构。三是拓宽增收渠道,盘活各种政府性资产资源,多渠道、深层次聚集政府财力,促进收入规模、增长速度和可用财力同步增长。

    (三)统筹兼顾,优化结构保重点。统筹考虑支出事项,资金保障持续增力。一是在保障工资及民生政策落实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扶持政策,统筹整合全市农业、水利、林业、扶贫、农村综合改革等涉农涉水涉地资金,发挥资金整体效益,切实保障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顺利推进。二是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投入,设立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积极推进环保监测、环境执法、污染治理以及各类资源保护,促进全市生态环境改善。三是加大对“两定一保”镇街支持力度,增加保障性转移支付,加强“短板”投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改变乡村面貌。

    (四)强化措施,千方百计筹资金。努力拓宽筹资渠道,资金运筹多方努力。在做好项目贷款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力争章丘市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发行成功。继续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在加快已签约项目推进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公共事业领域适用于PPP的事项,推动更多批次的项目签约落地,促进全市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政府债券争取工作,转贷规模力争实现新突破,为城市框架拓展、基础设施升级完善提供保障。

    (五)强基固本,敢于担当转作风。围绕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提高,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干部素质教育,通过专题培训、交流轮岗、目标责任考评等方式,培养“敢于负责多干事,敢于担当办好事”的财政精神。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和勤政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为全面完成财政目标任务夯实基础。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以更新的工作理念,更实的工作举措,更大的工作力度,圆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努力推动章丘事业发展取得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