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监督机制 激发代表活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作者: 来源: 关注:817 时间:2015-11-09 11:05

创新监督机制   激发代表活力

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市人大常委会赴广东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人大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改进工作,提升我市人大工作整体水平,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报请市委同意,于10月21—25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福先同志带队,考察组一行13人,赴深圳市罗湖区、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珠海市香洲区,重点围绕人大监督工作、代表工作和镇街人大工作,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习考察。在四地人大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下,圆满完成了考察学习任务。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这次学习考察的四个地区都是我国改革开放比较早、地方人大工作卓有成效、富有特色的地方。考察期间,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深刻感受到,四个地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新常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监督工作、代表工作和镇街人大工作方面,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主要做法有三点:

1、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着力增强监督实效。四个地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顺应改革时代要求,通过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在监督工作上走出了新路子、取得了新成效。罗湖区人大突破以往财政监督只针对政府总的预算盘子进行监督的局限,开展部门预算参与式阳光审查监督,提升了财政预算的监督实效。其具体做法为:选择部分部门作为审查试点,在预算编制阶段,组成由代表自愿报名产生的三个审查小组,深入全区十个街道召开选民座谈会,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部门预算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人大常委会组织60名左右人大代表、有关专家和市民代表召开为期一天的预审会,针对预算支出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预审会后,部门针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向市人大常委会作调整情况的报告。这一预算监督方式的改革获评深圳市2015年十大改革项目,其经验做法得到新《预算法》起草者之一、全国人大财经工委副主任尹中卿的高度评价。认为“罗湖人大开展的部门预算参与式阳光审查监督,让政府的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由老百姓说了算,把民生工程变成了民心工程,由替民作主转为由民作主”。另外,罗湖区人大还积极采取人大作裁判、政府搭台、基层群众唱戏的方式,实施政府投资民生项目由人大代表票决制度,组织召开民生项目人大代表评估论证会,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社会效益进行询问,并逐项票决通过政府提交的民生项目计划安排,使政府民生投资更加审慎合理、科学惠民。这一做法获评深圳市2014年最佳创新力改革项目。南海区人大通过外聘财政、审计、会计等专业人才方式,组成13人财政咨询小组,参与人大财政预算监督,增强了预算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顺德区人大实施监督工作跟踪问效制度,要求每个工委,每年选取上年度开展的一项工作实施跟踪问效“回头看”,保持了监督工作的延续性。香洲区人大专门制定了预算决算审查和监督办法、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办法,从制度层面保障了监督实效。

2、强化代表履职保障,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四个地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自身实际,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代表工作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抓学习培训,提升代表素质能力。四地人大都高度重视代表培训工作,每年根据代表履职情况和人大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围绕“如何当好一名人大代表”、“如何审议好‘一府两院’专项报告”、“如何提高代表议案建议质量”等有关内容,对代表进行针对性培训学习,有力提高了代表素质和履职能力。二是抓平台搭建,拓宽代表履职途径。罗湖区人大推出了“人大代表进社区日制度”,将双月第二周的周六定为“人大代表进社区日”,通过代表进社区接访走访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群众诉求,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近200名代表参加的微信群,让代表通过微信群交流经验、沟通信息,推动了代表自主履职。例如,在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调研、执法检查时,先通过微信群委托关注该项工作的代表,前往现场收集信息并实拍图片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了代表履职的主动性。创办代表活动季刊,宣传代表先进事迹,展示代表风采,使代表之间能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为代表依法履职搭建了更广阔平台。南海区人大积极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利用区人大官方微博,与代表进行互动交流、收集民情、汇聚民智,推动了群众最关心问题的解决。顺德区人大推荐区、镇两级代表参加各级决策咨询委员会,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献计献策,有效实现了代表议政监督关口前移。三是抓代表建议办理,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四地人大都坚持将承办部门办理代表建议与年终绩效考核相挂钩,有效增强了代表建议办理实效。其具体做法为:罗湖区人大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工作信息系统”,将代表在人代会和闭会期间所提建议通过OA系统进行转办、督办,对在三个月内未办理或因客观因素不能办理而未作出说明的及代表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承办部门,在绩效考核中扣除一定分数(一般不超过5分);南海、顺德和香洲区人大年终对承办部门办理代表建议情况进行考核打分,将考核结果列入部门绩效考核(一般占2-3分),增强了部门办理代表建议的积极性,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提高了代表建议办理质量。

3、突出代表联络站建设,激发镇街人大活力。四个地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代表联络站建设为载体,充分整合市、区、镇三级代表力量,精心组织代表接待选民活动,扎实开展代表监督,认真听取选民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群众诉求,进一步密切代表与选民联系,有效发挥代表作用,全面提升镇街人大工作水平的做法,为我们加强基层人大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罗湖区人大以社区代表联络站为平台,创建人大代表议事决事模式,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和利益各方参与,共同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热点问题,推动了的士噪音扰民、道路排水管网整治、物业管理等一些时间跨度大、涉及多部门利益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南海区人大在全区250个社区建立230个代表联络站,坚持每月开展两次代表联系选民活动,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其做法得到张德江委员长的充分肯定。顺德区人大在全区试点建立10个代表联络站(每镇街一个),为代表在闭会期间“听民声、解民困”搭建了常态化平台,实现了代表与选民“零距离”沟通。香洲区人大专门制定了开展人大代表联络室建设实施方案,对联络室工作职责、运行、管理等方面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和基层人大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二、学习考察中的几点启示

短短五天紧张、充实的学习考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在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先进地区人大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大胆创新、敢于监督的工作成效,这充分证明,新常态下人大工作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考察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主任会议听取学习考察情况汇报,考察组成员逐一作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学习考察不虚此行,受益匪浅,并表示将结合本职工作,把学习考察成果转化成推动工作的实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进地区的经验,为我们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带来多方面有益启示。

1、突出预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考察中,深刻体会到无论城市建设,还是民生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投入这个中心。从人大角度讲,如何推动政府花好钱,办好事,让群众放心满意,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从某种程度上讲,抓住了预算监督,就抓住了监督工作的牛鼻子。先进地区人大财政监督工作之所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抓住了预算监督这个重点,让政府的钱花得更阳光透明,更合民心顺民意。在预算监督方面,我们也积极探索运用了专题询问、质询等刚性监督手段,加大监督力度,收到了良好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监督预算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下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提前从预算编制入手实施监督,并对执行预算进行跟踪问效,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进行分析评估,推动政府预算编制更加精细、执行更加有力、决算更加透明,真正管好用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2、做实代表工作,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基础和活力也在代表。人大工作做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表工作做得实不实。先进地区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之所以发挥的更好、更到位,关键在于他们把代表工作抓得更系统、更具体。与之相比,在激发代表活力上,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完善、要提高,代表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步,市人大常委将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强化代表学习培训,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升代表自身素质和依法履职能力;坚持把搭建代表履职平台,作为发挥代表作用的关键,深入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充分用好人大网站和手机短信联络平台,使代表活动方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进一步畅通代表联系渠道,让代表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实现更大作为;着重抓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积极探索办理工作的新机制、新办法,推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同时,建议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参照先进地区做法,在适当时机把承办部门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情况列入年终绩效考核,实施量化管理,增强承办部门办理代表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和实效。

3、创新监督方式,提升人大监督水平。人大监督既要重程序,更要讲方法、求实效。实效性是人大监督工作的生命。人大工作只有注重实效,才能经得住检验,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先进地区的人大监督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非常重视监督方式的创新,这也是此次学习考察中大家的共识。今后,市人大常委会将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大胆探索和改进监督方式,不断创新监督机制,形成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相结合、监督事与监督人相结合,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多方位、立体式监督机制,更好地推动市委决策落实,推动“一府两院”工作开展,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具体工作中,在充分运用好各种监督方式的基础上,着重抓好监督后续工作的跟踪办理,做到监督一起落实一起,监督一件解决一件,不断提高人大监督质量和实效;突出抓好监督结果的公开化和透明度,及时将监督工作的情况进展和结果,通过各种形式通报代表并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代表监督,推动人大及“一府两院”不断改进工作,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