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大工作情况

作者: 来源: 关注:281 时间:2014-09-10 11:11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济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市域次中心”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加快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381.3亿元,占年计划的46.3%,同比增长9.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47亿元,占年计划的58.8%,增长10.1%;实现出口总额3.46亿美元,占年计划的57.7%,增长13.2%;实际利用外资2.05亿美元,占年计划的93.3%,增长160.6%。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双过半”,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是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速。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植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设立1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努力实现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2.1亿元、销售收入800.5亿元、利税92.4亿元、利润54.9亿元,分别占年计划的50.6%、53.5%、59.2%和60.4%,同比分别增长16%、17.4%、27%和25.8%。二是现代农业势头良好。夏粮生产继续保持稳中有升,小麦单产、总产均比去年略有增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平稳推进,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完成投资9000万元,官庄吴家、相公牛一等四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基本完成建设。大站水库除险加固、千亿斤粮食产能二期、高标准农田创建等34项工程顺利推进。三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亿元,占年计划的45.4%,增长1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实现477亿元和292.4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1.3%和5.9%。越海物流、银江智谷等项目开工建设,大润发、中特纺研发服务平台完成主体施工,朱家峪景区一、二期改造提升工程完成,龙山文化博物馆免费开放。总部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达芙妮华北地区销售订单全部转移我市,全市总部型企业达到30家。

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招商选资成效显著。新签约项目12个,合同投资额186.9亿元,占年计划的62.3%。投资50亿元的湘商科技园、投资43亿元的蓝海领航电商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红星美凯龙等项目落户我市。二是“项目攻坚年”活动扎实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2亿元,占计划的46.1%,增长25.3%。全市13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08个,开工率83.1%,完成投资115亿元,占全市的58%;其中27个济南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85亿元。明化40万吨尿素、圣泉2万吨木糖等项目顺利投产,华民矿山机械、利源金属制品等项目安装调试设备,恒枫饮料四期、威达数控机床等完成车间主体工程,卓达新型建材、华氟化工新材料等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对上争取有新突破。S242、S243道路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大站水库除险加固、市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中心商贸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获各级各类扶持资金3.3亿元。白云湖生态湿地恢复等项目上报有关部门,拟争取各类扶持资金近亿元。

三、改革创新有新突破,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一是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企业上市扎实推进,煜龙环保科技在齐鲁股权市场成功挂牌,百惠风机、博科生物与齐鲁证券签订企业上市协议;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新增济南市以上技术中心8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新注册商标185件,新增山东省名牌3家、济南市名牌12家。二是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力度加大。抢抓列入全省园区经济发展试点县(市)有利机遇,认真落实《关于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实施方案》,编制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为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绣江河及西巴漏河流域治理、胡山国家森林公园创建等生态项目扎实推进,日化除尘设施改造等30个污染减排项目顺利完成,淘汰明化、鲁明化工等7条小氮肥生产线。

四、城乡融合步伐加快,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一是四大片区开发全面启动。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大力实施片区开发战略。绣源河片区喜来乐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双山大街片区回迁安置房主体施工,闽台中天综合体签约落户;中心商贸区唐人中心全面开工;城北片区“北四厂”拆迁有序推进。二是镇村建设加快实施。继续实施小城镇建设三年行动,以刁镇、相公庄镇两个省级示范镇及普集、文祖、官庄、高官寨4个市级示范镇为重点,加快推进100项新型城镇化工程,目前已开工建设47项,章丘北部汽车检测线、相公中心大街提升、东巴漏河综合整治等项目进展加快。三是城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文博中心进行内外部装修和布展,客运总站主站房完成三层,候车大厅正在钢结构施工;第三污水处理厂续建、110kV桑园变电站增容建成投入运营;S242线双山至文祖段、S243线济莱高速至莱芜界段、明埠路北段改造等进展加快。

五、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

整合财政和社会资金,集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建成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镇街人社中心改造提升工作稳步推进,新增城镇就业5261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14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2%。新职(成)教中心开工建设,诺德实验小学暑期招生,三中综合楼、普集中心小学综合楼等工程竣工;市医院三期、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口腔医院扩建顺利启动,公共卫生中心投入使用,建成全省一流的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更新30辆天然气公交车,开通环绕城区的第11路公交车,中小学校车实行集中更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14842元、12318元,分别增长12.1%和12.5%。

上半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情况

今年上半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助推行动、法治建设促进行动、代表履职激励行动、自身建设提升行动“四大行动”,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召开3次常委会议,10次主任会议,作出2项决议、决定,任免21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听取审议政府“两院”13项专项工作报告,组织开展8次执法检查和专题视察调研活动。

一、践行群众路线,全面改进人大作风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班子严格按照市委安排和省市联合督导组要求,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聚焦“四风”突出问题,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问题,坦诚交心谈心,认真撰写照检查材料,共收集各方面意见建议72条,互相帮助查找问题65条。7月31日,利用一天时间召开了常委会党组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8月6日,面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各镇街人大副主席(副主任)和人大机关全体人员,通报了常委会党组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过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和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

二、突出监督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助推行动,依法履行各项职权,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推动加快建设产业更加协调、城乡更加宜居、社会更加和谐、民生更加幸福的美好家园。视察调研市政府金融业发展工作、文体惠民工程建设、园林绿化工作情况,组织对《科技进步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进行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计划、财政、审计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了关于批准2013年市级财政决算的决议。

三、强化法律监督,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认真落实法治建设促进行动实施意见,大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对《工会法》等4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组织60名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6次,支持法院实施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任命人民陪审员146名。听取审议法检“两院”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督促“两院”加大执法力度,坚持司法为民,促进司法公正,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四、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大力实施代表履职激励行动,深入开展“全面建小康,代表做贡献”主题活动,宣传优秀代表事迹,营造社会氛围。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唐一林作全国“两会”专题辅导报告,介绍会议盛况,传达会议精神。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代表和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加强镇街代表活动室建设。召开镇街人大工作座谈会,加强对镇街人大工作指导。全国人大调研组来章调研县乡人大工作,对我市市镇两级人大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确定官庄人大作为典型,参加9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县乡人大工作研讨会。召开代表议案建议交办会,对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12件议案建议及时向市政府交办,并确定10件影响全局、关系民生、代表反映相对集中的建议,由常委会领导领衔重点督办。

五、坚持锐意创新,提升人大监督工作水平

积极顺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努力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针对新农合资金使用情况,首次开展专题询问,效果明显,引发社会关注和好评。建立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档案,实行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卡”制度,对“一府两院”专项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不断提高人大刚性监督力度,支持推动“一府两院”工作顺利开展。

下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紧紧围绕市委安排部署,按照2014年工作要点安排,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社会救助提升工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教育改革提升工作、水利改革发展、群众健康工程和《城乡规划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对惠民公交提升工作、城区供水供热情况进行专项视察,对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专项使用情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同时,针对常委会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班子和个人查摆出的问题以及相互批评过程中提出来的问题立行立改,结合八月份开展的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联系代表活动,深入基层转作风,传播凝聚正能量。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全面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依法履职,为我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