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南市章丘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7年7月26日在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济南市章丘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王化雪
区人大常委会:
我受区政府委托,现将全区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报告如下,请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紧紧抓住撤市设区有利契机,按照济南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部署要求和“建设产业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济南东部新区”发展目标,开拓发展思路、集聚发展优势,紧紧围绕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以“四大提升工程”为抓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区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1-6月份,实现生产总值495亿元,占年计划的50%,同比增长8.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56亿元,占年计划的51.9%,税收比重75.2%,同比提高17.2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2.8亿元,占年计划的50.6%,增长20.3%;实现进出口总额23亿元,占年计划的5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8202元和12938元,分别增长8.5%和8.1%。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双过半”,为全面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年初,聚智聚力编制完成交通、生态、产业、城镇“四大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确定实施一批重点工程,规划建设22个特色园区,涉及科技创新、总部经济,高端制造与孵化等诸多领域,为加快全区科学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一是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强化服务保障,工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1-6月份,全区61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5亿元、利税126亿元、利润77亿元,分别占年计划的56.3%、53.6%和57%,同比分别增长19.5%、11%和11.6%,工业增加值增长15.7%。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济南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特色园区完成概念性规划,目前签约入驻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生物医药项目已达19个。航空配套产业园总体规划正加紧编制,刁镇新材料产业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夏粮生产实现十五连丰,小麦总产量达到34.2万吨。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正式开园营业,青葱庄园、紫缘香草园等现代农业综合体和千亿斤粮食产能等项目扎实推进,章丘田园风光区规划编制完成。三是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1-6月份,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6亿元,占年计划的44.8%,增长10.8%。区政府与省建行、农行、中行3家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齐商银行、天津银行挂牌营业,全区银行金融机构达到22家,存贷款余额分别实现677亿元和356.2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65.9亿元和27.2亿元。房地产业迅猛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世茂、万科、和昌等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落户,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50余家。全域旅游发展深入推进,“五彩山村”建设进展顺利,全区接待游客482.2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6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和17%。山东广电影视运动休闲欢乐城、国际医养健康城、白云湖“多色法国”农庄小镇等项目签订开发协议。
(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6月份,新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808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26个。投资19.3亿元的中国兵器集团五三所新材料军民融合示范基地、投资23亿元的中建八局绿色建筑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户。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区220个过亿元项目完成投资308.6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78.6%。18个济南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5个,完成投资74.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0.5%。永信非织造可降解无纺布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杭萧钢构住宅产业化、圣泉石墨烯二期扩建等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山东聚源玄武岩纤维(CBF)项目2号车间开始搭建钢结构,蓝海领航电子商务基地一号数据机房主体完工,金融小镇客厅完成设计方案,计划10月底前建成使用。三是对上争取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区15个镇街100个贫困村列入济南市光伏扶贫项目(第三批)名单,预计争取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黄河滩区村庄整体迁建项目编制完成实施方案,项目涉及黄河镇21村、3509户、12800人,预计争取专项资金4亿多元。1-6月份,全区各级各类扶持资金实际到位1.88亿元。
(三)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是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开发区作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一区三园两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启动93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修订工作,不断深化“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理顺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用人分配机制、创新招商工作机制、优化项目推进机制”五项体制机制改革,园区活力不断增强。二是企业上市融资再创新高。扬帆环保、晶华光电科技等3家企业登录齐鲁股交中心,全区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3家,实现融资14亿元;全区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工作扎实推进,上半年完成20家企业改制。三是文旅产业大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章丘文旅发展集团组建工作进展顺利,编制完成《组建方案》,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向前推进。
(四)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提升。一是双改双拆工作成效显著。棚改旧改进展顺利,完成东西琅沟、东风煤矿宿舍、老四中片区、福康路南侧、月宫村以及山大片区征迁工作,拆除6000余户,拆迁面积113万平方米。拆违拆临深入实施,累计拆除违章建设19500余处,拆除面积约328万平方米。二是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全面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十大措施,完成小清河流域污染治理等18项任务,全区1549家 “散乱污”企业已拆除840家,剩余709家全部责令停产,将按步骤依法关停取缔。淘汰(替代)61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新购5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占公交车辆总数的比例提升到73%。三是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完成210户危房改造,实施农村厕所改造3.2万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荷香小镇、水乡白云”美丽乡村精品片区10个示范村建设进入招标程序。四是重点交通工程进展顺利。章莱路改造、南外环三期、唐王山路东延等工程扎实推进,邯济铁路至胶济铁路联络线征迁工作完成总工程量的82%,济青高铁青阳隧道全线贯通,章丘北站站房主体结构封顶,济莱城际铁路设计方案已经完成,章丘南站选址初步确定。
(五)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4129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扶贫攻坚行动深入实施,“N+扶贫”产业帮扶行动扎实推进,共安排项目43个,涉及资金4300多万元。实施医疗扶贫救助659人次,救助金额24.5万元;实施西里虎村整村搬迁安置项目,年底前竣工。积极鼓励全民创业,共为252名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389万元,带动就业1515人。社会保险征缴扩面继续加强,全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8万人和73万人。全区高考本科过线人数4000余人,章丘鲁能小学新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第二实验小学与第二实验中学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章丘四中新校区、职成教中心建设项目新学期可投入使用,章丘一中新校区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1-6月份,第二产业实现总税收18.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收2.8亿元,同比下降13.2%,占税收总额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13.1个百分点。从反映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来看,自2月份开始,工业用电量增幅呈现逐月回落态势,说明实体经济经营状况仍未有大的改观。1-6月份,第三产业实现税收14.9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实现税收8.8亿元,增收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1%,但房地产业增长缺乏稳定性,一旦房产形势发生变化,将增加全年收入任务完成的不确定因素。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部分引办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部分重点项目推进缓慢。联东U谷产业地产、中铁联运总部基地、白云水库新建项目至今还未实际开工建设。重点项目单体平均投资额度偏小,新签约项目落地投产的偏少。
(三)服务业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够强。全区现代服务业大项目总体数量偏少,近几年引办的蓝海领航、银江智谷等大部分项目还处在成长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0.2%,低于济南市平均水平20.9个百分点。
三、下半年工作措施及打算
下半年,经济发展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我们要树立发展信心,坚定改革决心,围绕实现全年任务目标,全力实施交通、生态、产业、城镇四大提升工程,努力打造省会产业高地、宜居新区、文旅名城。
(一)深入实施产业提升工程,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狠抓实体经济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招智引强做大做实工业增量,分业施策做强做优工业存量。加快济南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推动杭萧钢构住宅产业化、伊莱特高合金钢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确保完成全年777亿元投资任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重视实体经济招商,对永信非织造新材料新建、山大地纬研发基地等签约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完善各项建设手续,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对哈工大机器人科技创新基地、中核集团同位素药品与工业加速器等重点在谈项目,盯紧不放,全力推进,尽快形成招商成果,确保全年实现招商选资合同资金26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0亿元。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金融小镇、现代物流园等服务业载体平台,抓好章丘文旅发展集团的组建运营,先期高标准规划建设泉水生态文化标志区,进而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助推文旅名城打造;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创意设计、总部经济等新型服务业态,积极推进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中国新传媒小镇等招商项目,集聚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优势。做优做精现代都市农业,按照“五区一带”规划布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田园风光区、“荷香小镇、水乡白云”精品示范片区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二)深入实施城镇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
按照“一主一副、多区发展、协同互补、城乡融合”的城市发展框架,高标准编修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总体规划,高起点编修框架路网、城区水系等专项规划和刁镇新生小城市建设规划,用大规划引领城市科学布局。扎实组织开展棚改旧改、拆违拆临,完成年度拆迁160万平方米任务,加大闲置低效用地清理,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圣井新城、双山大街沿线、绣源河片区等城市片区开发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组织实施城区管网完善、城市绿化、水系建设等项目,抓好小东山和白泉湿地、章莱路绿化提升、经十东路东段和明埠路南延亮化、原热电厂泄洪沟清淤拓宽及污水管网配套等重点工程,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阶段性成果,打造宜业宜居城市。
(三)深入实施生态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环境优美的济南东部新区
按照南部保护明山秀水、中部彰显泉城特色、北部打造田园风光的功能区定位,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大力度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十大措施”落实,扎实推进工业污染源达标提升和禁止露天焚烧防治大气污染行动,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取缔工作,继续做好农村畜禽养殖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生态治理项目,科学组织实施华电年产60万立方米煤灰加气混凝土板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加快水生态全域一体化建设,彰显泉水特色,做足泉水文章,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特许经营、引黄调水补源一期、白云水库等建设项目,构建全区管水、用水、治水一体化新格局。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严格问责制度,提升“治污治霾”实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四)深入实施交通提升工程,积极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积极推进济青高铁章丘北站、济青高速章丘段拓宽增容、济莱城铁章丘南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章莱路改建、省道102绕城段改建、南外环三期等道路工程,完善交通道路网络。全力对接主城区,全面做好济章快客公交化改造后续工作,积极推动章丘轨道交通规划纳入济南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强化县乡村三级道路管护,规范城乡公交运行,完善提升全域交通出行环境。
(五)突出民生事业改善,全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实施,严格责任,明确措施,加强配合,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程全部按计划进度落实。精心组织实施各类产业扶贫项目,对接落实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社会保障等扶贫政策,提高扶贫实效。积极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加快推进黄河滩区村庄整体迁建工程,力争年内北房社区安置房动工建设,确保三年内全部完成迁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