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南市章丘区2017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1月17日在济南市章丘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济南市章丘区财政局局长 王其坤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济南市章丘区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统筹做好稳增收、调结构、强保障、严管理等各项工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52083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511480万元的101.83%,比2016年增长2.86%;加上级税收返还、转移支付、债券转贷收入、调入资金及2016年结转收入等224588万元,收入总计745420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64462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648291万元的99.43%,比2016年减少9.7 %;加各项上解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及结转2018年支出等100799万元,支出总计745420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实现116825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157600万元的100.92%,比2016年增长441.33%;加上级补助收入、债务转贷收入及2016年结转收入等257732万元,收入总计1425989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127423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257600万元的101.32%,比2016年增长334.94%;加各项上解支出、债务还本支出、调出资金等142791万元,支出总计1417024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8965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实现329615万元,增长18.2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292550万元,增长36.06%。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7065万元,加年初结余33916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76229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实现327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223万元,加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54万元,支出总计3277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五)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
全年共收到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3657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转移支付117332万元,主要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12万元,国防支出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652万元,教育支出1075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46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1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21万元,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1102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270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407万元,农林水支出4209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932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021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272万元,金融支出203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659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652万元。
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19245万元,主要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8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1808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40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7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93万元,其他支出5729万元。
(六)预备费动用情况
2017年安排预备费3000万元,支出2988万元。主要用于农村淘宝章丘服务中心房屋租赁费41元,争取重大项目经费20万元,绣源河西片区招商宣传经费58万元,援藏援疆资金34万元,“小散乱污”企业失业人员就业帮扶资金45万元,10.21 事件场地治理资金2600万元,四季度镇街老放映员生活补助3万元,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扶持资金149万元,秋季高中建档立卡学生免学杂费38万元。保障了年度预算执行中不可预见的应急支出。
(七)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
2017年省市转贷我区地方政府债券239268万元,比上年增加85745万元。其中:一般债券8730万元,按规定列支一般公共预算,用于置换2012年上级转贷政府债券和重点项目建设调控资金。专项债券230538万元,按规定列支政府性基金预算,其中130538万元用于置换到期债务,新增债券100000万元全部用于“四大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
(八)政府性债务情况
截至2017年底,我区政府性债务余额600500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589100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余额8000万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余额3400万元。债务余额控制在省市下达的债务限额677216万元以内。
由于上下级的体制结算正在进行,上述部分数字还会有所变化,在决算汇审后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九)落实2017年预算决议及主要工作情况
1.主动优化结构,收入质量大幅提高。坚持把调整收入结构作为首要任务,依法加强和规范收入组织,收入总量稳增长、质量快提高同步实现。工作中,按照“强化责任,凝聚合力”的思路,完善财政、税务、发改等38家部门及各镇街协作的综合治税机制,挖掘增收潜力,镇街工商税收实现较快增长,重汽、圣泉等重点税源增收明显,契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实现历史突破。全年地方税收实现419946万元,增长18.26%,增幅为近三年新高;税收比重达到80.63%,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收入质量多年不高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
2.实行定向发力,推进经济加快发展。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采取多种方式扶持企业发展。一是加大预算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设立财源建设、节能减排、旅游发展、品牌推广等专项资金7300万元,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助推产业优化升级。二是落实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决策部署,足额兑现引进引办及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全年拨付园区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总部经济扶持等资金46706万元,增强了企业投资发展信心。三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政策投向,全年助推455家企业成功争取6315万元资金扶持,重点用于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资助、工业企业提质增效、企业节能奖励、企业融资费用补贴等。继续发挥财政金融作用,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恒通小额贷款公司为128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9亿元、小额贷款0.88亿元,助力中小企业摆脱困境、持续发展。财政资金的积极投入和有效引导,推动了企业发展与财政增收的良性互动。
3.突出支出重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注重优化财力结构,突出保运转、补短板、惠民生。
一是加大基本投入。调整基本支出结构,继续压减“五项经费”,努力保工资、保运转。全年支出人员工资184738万元,在保障增人晋级增支的基础上,落实了住房公积金扩基数、提比例,以及员额制改革等增资政策。
二是力促重点事业发展。安排农林水支出91207万元,其中:农业方面支出55316万元,主要用于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突出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农村公益事业、美丽乡村等重点投向,强化“三农”发展保障;林业方面支出4026万元,主要用于绿化提升管护、森林防火、湿地保护、退耕还林等具体事项;水利方面支出31865万元,保障水利政策配套、塘坝维修整治、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五小水利建设以及贫困村饮水安全、黄河滩区迁建等民生项目。安排教育支出169268万元,全面落实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大班额项目及校舍提升改造,落实建档立卡困难学生资助、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贴,保障职教中心等教育重点工程顺利建设。科学技术支出13267万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保障全民科普和专题科技活动开展,落实科技人才引进、科学技术奖励等。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590万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公共文化、基层文化建设,保障了“三馆”免费开放、公益电影放映以及文物保护、城市品牌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
三是强化社保兜底作用。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422万元,支持多项社保政策提标,保障工役制人员生活补助以及抚恤、孤儿、残疾人、建国前老党员、90岁以上老人等各项补贴按时发放,全面落实退役士兵公益岗安置、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殡葬补贴等民生政策。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61734万元,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生奖励扶持、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孕前优生免费检查等惠民项目均得到全面落实,全区医疗保障体系和城乡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是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全年节能环保支出29768万元,主要用于节能奖励、“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环境污染防治、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燃煤锅炉淘汰、清洁燃煤配套等重点项目,保障了养殖区关闭搬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通过财政自筹、资金运作、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保障“四大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顺利建设。一是用好土地出让收入,全年土地收入1023763万元,有效保障了征地拆迁补偿、环境整治、土地指标购买和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二是用好棚改贷款和政府债券资金。积极运作棚改旧改政策性贷款,完成与农发行及多家商业银行的授信,授信额度44亿元。积极争取政府债券,全年到位资金23.92亿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券10亿元,保障了南北外环路、唐王山公园提升、白泉及小东山湿地、G309东段环境整治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置换债券13.92亿元,置换了到期债务,对保障资金链条安全、缓解偿债压力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三年努力,我区存量债务已全部得到置换,减少了利息成本,为全区发展拓展了融资空间。三是用好社会资本,通过规范合作,成功运作城市水系、天网工程、北部医疗中心等PPP项目,预计吸引社会资本28亿元,将进一步加速全区公益项目建设。
5.加快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求,规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管理。一是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深入研究收支变化趋势,早编细编财政预算,不断提高预算精准度。加快预算批复,推进预决算公开,实现区级及镇街公开全覆盖。二是深化国库管理。出台《关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规范支付程序的通知》,规范资金申请、审核、拨付流程;实行国库支付动态监管,加强资金全程监控,有效保障了资金安全运行。三是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出台债务风险应急预案,完成政府融资及担保行为规范整改,全区债务总额控制在限额以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四是完善区与开发区和镇街财政体制。按照“统一规范、收入下放、规范事权、均衡保障”的原则,厘清区与开发区、镇街的财权事权及支出责任边界,调动镇街增收发展的积极性。五是启动预算绩效管理,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要求,出台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意见及项目支出评价办法和目标申报办法,制定评价流程,为全面推开绩效评价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顾2017年,财政工作迈出新步伐、呈现新特点,这是全区上下砥砺奋进和通力合作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财政运行和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政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2017年收入增长总体平稳,但财源基础并不宽厚,财政收入受个别行业、重点企业影响较大,财政持续增收能力仍需提高。二是财政收支一慢一快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在收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下,财力慢增长与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支出需求快增长相比,矛盾突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三是依法理财约束机制仍需加强。执行进度偏慢、预算变更较多、结余结转较大等现象仍有存在,财政资金的绩效性需进一步加强。四是财政支出责任风险加大。政府债券、PPP项目、政策性贷款等融资方式保障了各项建设,但需逐年分期落实支出责任,财政支付能力面临考验。对此,区政府及财政部门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努力保持财政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草案)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区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将围绕区委决策部署,继续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为原则,量入为出保基本、量出为入促发展,统筹财力,综合算账,持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深化管理创新,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等重点改革事项,提高财政资金效益,提升依法理财水平,为加快建设产业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济南东部新区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综合考虑各种收支增减因素,具体预算草案编制如下:
一般公共预算
(一)财政收入安排。2018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长9%、税收收入增长13%,收入指导性计划为567707万元,地方税收指导性计划为474539万元。按现行体制算账,预计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为528615万元,扣除镇街、开发区所占财力,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力为456815万元,加调入资金44353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为501168万元。
(二)财政支出安排。按照“统筹兼顾,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原则,2018年区本级支出拟安排501168万元。
1.人员经费拟安排262624万元。主要是:全额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191834万元;正常晋级、增人增资2500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清算资金2500万元;落实工资增长机制30000万元;取暖补贴提标2850万元;林业水利改革补助520万元;国税税收征管经费1500万元;撤市设区职务晋升5800万元;弥补养老保险改革缺口18000万元;抚恤金提标1300万元;财政负担退休人员职业年金400万元;教师职称拔高增资1100万元;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1000万元;政法系统增加特岗补贴2500万元;提高退休费增加财政承担住房补贴820万元。
2.公用经费拟安排16401万元。主要是按相应的支出标准实行综合定额,保障单位运转。
3.专项经费拟安排222143万元。
(1)一般公共服务方面拟安排21697万元。包括:几大班子及有关部门专项会议、重大活动、专题培训等业务经费1956万元;武器代管、民兵训练、新兵役前训练等专项经费147万元;物价管理业务经费200万元;市场监督专项经费408万元;产品质量检验专项经费120万元;税收征管、协税护税、代收代扣经费1660万元;武警装备经费8万元;高炮团专项经费30万元;文博中心、龙泉大厦、绣水大街集中办公区、公车保障中心政府购买管理服务经费3360万元;统计调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等专项经费159万元;信访及化解疑难问题专项经费169万元;老干部专项经费148万元;统战工作经费40万元;远程教育、基层党建、人才工作、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回乡创业、社区党组织、村级运转、村干部报酬等专项经费8580万元;重点党报党刊、宣传文化发展专项经费467万元;城市综合配套费征收经费25万元;农村淘宝章丘服务中心场地租赁费42万元;《章丘年鉴》印刷费10万元;招商经费150万元;档案保护寄存费83万元;创业大赛、青年创业创新基金822万元;军事设施维护经费5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工会费140万元;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岗位津贴、重大隐患治理等专项经费430万元;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2318万元;审计专项经费120万元;绩效评价政府购买服务100万元。
(2)公共安全方面拟安排6479万元。主要是:看守所经费、公安转移支付装备经费、派出所办案经费、天网工程电费等4167万元;派驻检察室、检察转移支付装备款、检察服换发、辅助工作人员经费等303万元;法院转移支付装备款、诉讼费退费、审判楼维修维护、档案数字管理等1322万元;社区矫正、司法转移支付装备款、一村一法律顾问等230万元;消防器材购置维护、消防员高危补贴、灭火救援装备购置等303万元;综治专项经费30万元;涉法涉诉救助、维稳、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以奖代补”专项经费124万元。
(3)农林水方面拟安排14331万元。主要是:农业保险、农业执法、检测仪器费、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小麦良种补贴、千亿斤项目配套等1654万元;食用林产品检测经费30万元;农机培训教学、监理经费11万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经费6万元;三农气象服务及防雷技术服务经费30万元;美丽乡村及农村综合改革资金1000万元;扶贫资金5000万元;农技推广100万元;农业发展专项资金2500万元;水利建设专项资金2500万元,南水北调水费1500万元。
(4)教育方面拟安排23876万元。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职专助学金1428万元;建档立卡贫困生资助150万元;学校免课本费1100万元;学生校服1300万元;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12000万元;学生公用经费、作业本费、生活补助等7513万元;党校培训管护、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培训班等经费385万元。
(5)科技方面拟安排703万元。主要是:科普经费80万元;科学事业费、企业自主创新项目、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补助、企业研究与开发补助等623万元。
(6)文化方面拟安排2331万元。主要是:农村文化建设专项230万元;文物保护及古建筑维修300万元;文博中心非在编人员经费265万元;龙山文化博物馆及城子崖考古遗址公园运行经费50万元;《今日章丘》及《章丘老干部参考》出版发行经费480万元;汉王陵遗址公园保护经费30万元;广播电视发展及设备更新补助976万元。
(7)社会保障方面拟安排66899万元。主要是:人社部门考录经费30万元;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补贴46万元;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基本医疗保险90万元;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住房补贴、取暖费、医疗费、体检费162万元;三支一扶人员费用85万元;企业离休干部津贴补贴208万元;职教、幼教差额补贴11万元;居民医疗保险专项经费100万元;困难职工救济金350万元;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等18万元;困难企业离休人员医疗费350万元;就业创业各项补贴50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3474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381万元;民师补助1147万元;镇街老放映员生活补助30万元;精简退职、未享受生活困难补助教育系统人员生活补助23万元;引智项目10万元;农村幸福院运营补助237万元;居家养老5万元;随军家属未就业生活补助费15万元;三等功军人家庭慰问金5万元;八一春节走访慰问经费95万元;城乡低保金及补贴13223万元;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1242万元;无军籍职工地方性津贴补贴50万元;退役士兵待安置生活补助33万元;残疾军人及三属人员抚恤等4992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040万元;烈士、因公牺牲、病故军人抚恤金等200万元;优抚对象医疗保障359万元;五保供养432万元;孤儿保障及困境儿童生活费154万元;城乡居民临时救助115万元;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435万元;春节前走访资金350万元;工役制人员生活补助43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928万元;居民身故后基本殡葬费用减免补助504万元;婚姻登记费减免补助20万元;城市社区办公经费及居委会成员补贴542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425万元;慈善工作补助66万元;殡仪馆迁建期殡葬费用补助等705万元;建国前老党员补助50万元;退役士兵公益岗位补贴4619万元。
(8)医疗卫生计生方面拟安排27630万元。主要是:爱国卫生及计划生育经费56万元;卫生计生服务补助392万元;宫颈癌筛查25万元;婚检查体60万元;结核病防治经费31万元;技术服务费150万元;镇街卫生院医改资金4070万元;公立医院基本药物及农村卫生改革2000万元;老年乡医生活补助150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5767万元;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补助955万元;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240万元;计生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6953万元;双女绝育户奖励259万元;孕前免费健康查体60万元;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342万元;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44万元;镇街卫生院养老保险改革资金2256万元;乳腺癌筛查经费6万元;非正常企业退休职工独子养老补助600万元;全民健康信息化、卫生监督经费125万元;食品抽检、食品安全协调、药监及突发事件经费、食品安全示范经费等435万元;冷链工作经费、计划免疫经费、健康促进示范区、卫生检验和健康查体等经费1126万元;儿童窝沟封闭项目经费78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拟安排14872万元。主要是:城管执法协管员经费323万元;城管执法及换发制服等专项经费470万元;公园运行维护500万元;供销社改革发展资金100万元;清洁取暖、气代煤电代煤专项资金1000万元;园林一体化经费99万元;失地农民永久补偿12380万元。
(10)经济发展方面拟安排8910万元。主要是:旅游发展资金300万元;科技创新扶持资金1000万元;节能减排资金100万元;清洁化民用生活燃煤推广补贴资金及经费2010万元;出口退税结算资金500万元;财源建设资金5000万元。
(11)节能环保方面拟安排665万元。主要是:环境执法监测经费100万元;乡镇污水处理设备及环保监控中心运营维护费、空气自动站第三方运营经费136万元;环境污染治理及秸秆禁烧经费200万元;河流断面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费163万元;网格化空气自动监测经费66万元。
(12)交通运输方面拟安排1380万元。主要是:交通执法经费500万元;农村公路日常养护配套资金380万元;65岁以上老人乘车补贴500万元。
(13)债务方面拟安排27180万元。主要是:偿债建设资金15980万元;地方债券付息资金6000万元;地方债券发行服务费200万元;PPP项目支出责任5000万元。
(14)其他方面拟安排5190万元。主要是:预备费3000万元;援疆援藏经费1550万元;预留出国出境经费100万元;援助泸溪县专项经费540万元。
(三)平衡预测。2018年按以上预计区本级支出501168万元,与区本级可用财力及调入资金501168万元对比,实现平衡。
(四)政府经济分类支出情况。上述区级支出501168万元中,机关工资福利支出106381万元,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35531万元,机关资本性支出66518万元,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142867万元,对事业单位资本性补助2190万元,对企业补助6500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18364万元,债务利息及费用支出6200万元,预备费及预留3000万元,其他支出13617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
根据《预算法》及上级关于预算编制的规定和要求,2018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具体收支安排情况是:
(一)2018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拟安排1607257万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1580057万元(扣除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后的净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25000万元;污水处理费2200万元。
(二)2018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拟安排1607257万元。
1.城乡社区支出拟安排1543532万元。主要是: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435332万元。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852500万元;土地开发支出520000万元;城市建设支出3074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0000万元;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7500万元;土地出让业务支出4362万元;支付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10000万元;公共租赁住房支出200万元;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30万元。
(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安排的支出75000万元。主要用于国土局园区企业收购等。
(3)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安排的支出6000万元。主要用于区级自行土地开发项目。
(4)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拟安排支出25000万元。主要是:绣源河照明、绿化管护、物业保洁、基础设施维护1360万元;环卫中心道路保洁洒水、垃圾外运、新增道路保洁等5783万元;园林绿化管护1559万元;城市路灯电费1900万元;桃花山公园管护163万元;供水供热供气配套12000万元;城市公园管理一体化500万元;市政设施管理一体化1735万元。
(5)污水处理费拟安排支出2200万元。全部用于购买污水处理服务。
2.债务还本付息支出拟安排19997万元。主要是:专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4589万元,专项政府债券付息支出15408万元。
3.调出资金拟安排43728万元。主要是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使用,保障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三)平衡情况。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根据《预算法》和上级关于预算编制的规定和要求,2018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是:
(一)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349668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9290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575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448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77994万元;工伤保险基金8226万元;生育保险基金339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76911万元。
(二)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324445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8448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356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4039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7747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 8226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339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76903万元。
(三)结余情况。2018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计结余25223万元,加上年滚存结余37622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计401452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七项保险基金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需要各级财政补助88571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补贴18965万元,济南市财政补贴21751万元,我区财政补贴47855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8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2500万元,减按规定调入一般公共预算625万元(按照25%调出),支出相应安排1875万元,主要用于企业改革职工安置和对企业投入的资本性支出。
以上是我区2018年四本预算的编制草案。关于各镇街2018年预算安排情况,待各自预算编制完成后,财政部门予以汇总,并报区人大常委会备案。需要说明的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种影响预算收支的因素,由于受财力所限,仍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难以在预算中进行安排,将通过努力争取上级资金、加大非税收入征管、清理结余结转资金等措施来逐步解决。预算执行中发生变化的,将依法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对预算调整做出决议。
以上预算安排的具体情况详见报告附表。根据《预算法》规定,在本草案经本次大会审议批准前,截止1月15日,区本级实现支出5908万元,主要是按照时间进度保障单位必需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三、完成2018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18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依法理财,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做优增量、盘活存量,聚焦重点、统筹兼顾,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突出抓好财政增收,全面完成收入目标。把圆满完成收入目标摆在工作首位,聚焦收入走势及规律,挖掘税源增长点。继续完善综合治税机制,加强主体税种、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管理,实行动态监控和跟踪分析,切实将经济发展成果反映到财政增收上来。及时分解镇街及部门征收任务,分级落实责任、传导压力,进一步调动抓征管、促增收的积极性,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同时,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努力实现财政高质量发展。
(二)突出抓好支出管理,强化节支措施。一是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按照“一般公共预算保运转、政府性基金预算保建设”的原则,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工资性支出、基本运转支出、基本民生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五项经费”,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是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调整,年度预算执行中,除应急支出及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外,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三是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难以执行的资金,及时调整用途,避免资金沉淀。持续开展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对当年结余资金及结转两年以上的资金,一律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提高支出效率。
(三)突出抓好财政改革,提高理财水平。着眼财政管理新形势和新要求,完善运行机制,提升理财成效。一是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精编细编财政预算,完善三年中期规划,发挥中期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和引导。强化财力统筹,进一步加大一般公共预算与其他预算以及各类资金的统筹力度。严格执行预决算公开流程,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做到公开内容账实相符。二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高公务卡使用效率,全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深化政府采购管理改革。三是加快财政绩效改革步伐,深化优化全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监控和跟踪问效,逐步实现财政资金评价全覆盖,并强化结果运用,与预算安排挂钩,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突出抓好债务管理,切实防范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控,强化债务限额管理和全口径预算管理,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控新增债务。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用好新增债券和置换债券,确保债券资金用于公益性支出。探索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积极做好还本付息工作,探索建立偿债资金池,加强风险防范和应对,牢牢守住不发生债务风险的底线,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
各位代表,2018年财政工作任务仍然艰巨,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决议,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振奋精神,担当尽责,确保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